阅读新闻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日期:2025-09-29]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拥有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种;有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4个,有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

热忱欢迎全国广大考生报考我校研究生!欢迎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入读我校!

一、招生计划

2026年我校拟招生1779(其中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791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876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132人,实际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指标为准。招生目录分学科专业列出普通招考拟招生人数和拟招收推免生人数。普通招考拟招生人数不含拟招收推免生人数。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剩余名额转为普通计划名额。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的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的学业能力要求为:

1)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一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

2)外国语语种符合所报考专业要求,外国语等级成绩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或全国大学日语四级考试成绩60分或全国大学俄语四级考试成绩60分或全国大学德语四级考试成绩60分水平,或者取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四级合格证书,或者取得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英语、日语、俄语、德语合格证书;

3)所报考专业须与所获得的高职(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

复试前核验相关材料,不符合报考要求者取消复试资格,复试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4.已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五)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专业学位中的教育管理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二条中第(一)(二)(三)项要求。

2.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四、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一)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网上确认期间及复试前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1016日至10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1010日至1013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

(三)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四)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五)照顾、加分政策

1. 我校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规则,参照《教育部 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有关要求,积极为残疾人参加考试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残疾考生如需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应于报名阶段与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我校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后3年内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含单独考试)的考生,可申请享受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符合多项加分项目的考生,分值不得累加。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之一,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

2)退役大学生士兵〔即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者,其中,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

3.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报名时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政策。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专项计划的考生,须符合相应报考条件并在网上报名时填报。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5.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符合免初试资格的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报名,逾期不得补报。招生单位对审核通过的考生组织复试,复试合格者即可予以拟录取。

6.我校根据相关规定,组织专人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认真审核,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录取,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发现有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7.符合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免初试或报考专项计划有关条件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申请信息。有关部门、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我校在复试前进行复审,确定考生的相应资格。其中,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资格由报考点进行初审,其余资格由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初审。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含复审)未通过的,不享受相应的加分、照顾、免初试政策,或不得参加有关专项计划初、复试。

8.申请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须在复试前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限士兵)进行复核。审核或复核未通过的,不得按照“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参加复试,仅可在调剂阶段按规定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报名时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并审核通过,调剂阶段可按规定申请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若报名时未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的,不可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

9.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截止规定日期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其推免资格自动失效。

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及加分政策。照顾或加分政策不重复享受。

(六)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网上确认

(七)网上确认要求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在读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八)招生单位和报考点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九)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十)为便于与考生联系,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填写联系电话(手机和固定电话),联系电话须在20269月前有效

五、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时间为20251220日至21日。其中,1220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1220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21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122114:00开始,业务课(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律不予承认。

(三)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的主要形式有笔试、面试、实践(实验)能力考核等,其中面试是必要环节。我校对复试考核总成绩设立合格标准,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对复试中的单项考核成绩设立合格标准。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我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具体复试工作安排及时关注我校官网发布的复试相关信息。

六、体检

体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不合格者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学制

(一)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见下表:

专业学位类别

专业领域代码

专业领域名称

学制

社会工作

035200

社会工作

3 年

教育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2 年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3 年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3 年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3 年

教育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3 年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3 年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2 年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3 年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3 年

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

3 年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2 年

045115

小学教育

2 年

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

2 年

045118

学前教育

2 年

045120

职业技术教育(旅游大类)

3 年

体育

045201

体育教学

3 年

045202

运动训练

3 年

国际中文教育

045300

国际中文教育

3 年

应用心理

045400

应用心理

3 年

翻译

055101

英语笔译

2 年

055103

俄语笔译

2 年

055105

日语笔译

2 年

新闻与传播

055200

新闻与传播

3 年

博物馆

065100

博物馆

3 年

电子信息

085400

电子信息

3 年

资源与环境

085700

资源与环境

3 年

公共管理

125200

公共管理

3 年

旅游管理

125400

旅游管理

3 年

音乐

135200

音乐

3 年

戏剧与影视

135400

戏剧与影视

2 年

美术与书法

135600

美术与书法

3 年

设计

135700

设计

3 年

文物

145100

文物

3 年

(三)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3年(授课方式为寒暑假集中授课)。

八、学费及奖助政策

(一)学费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学年;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见下表:

专业学位类别

学费标准

专业学位类别

学费标准

社会工作

9000元/学年

教育

7000元/学年

体育

9000元/学年

国际中文教育

9000元/学年

应用心理

9000元/学年

翻译

10000元/学年

新闻与传播

10000元/学年

博物馆

10000元/学年

电子信息

12000元/学年

资源与环境

8000元/学年

工商管理

20000元/学年

公共管理

12000元/学年

旅游管理

9000元/学年

音乐

12000元/学年

戏剧与影视

12000元/学年

美术与书法

12000元/学年

设计

12000元/学年

文物

10000元/学年

(二)奖助政策


具体按照学校当年奖助政策执行。

九、培养地点及住宿情况

学校办学地点在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赛罕校区地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盛乐校区地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

具体培养地点以实际教学安排为准。

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均安排住宿。

十、其他未尽事宜按教育部关于印发《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执行。

十一、联系方式

学校代码:10135

学校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010022

通讯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网址: http://yjsc.imnu.edu.cn

咨询电话:0471-4393213

E-mail:yjsczsk@imnu.edu.cn



 

 1内蒙古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pdf

 2内蒙古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rar 

 3内蒙古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rar 

  • 阅读次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