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师研发[2015]10号
各相关学院: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技能,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丰富教育教学手段,现决定举办职业技能比赛暨微课制作比赛。为做好本次比赛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2013级、201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
二、比赛内容
微课制作选取中小学阶段教学内容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和开发,主要包含微课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等四部分内容。
三、比赛要求
1.选题要简明,内容须科学正确、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用规范的技术和语言,要达成目标教学且形式新颖、精彩有趣。
2.微课视频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指导教师、学院、班级等主要信息,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明。微课视频格式为:MP4(MPEG4),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四、组织安排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环节。
初赛:5月4日—5月15日。由各学院组织研究生进行微课制作,并将初赛结果及排名报至研究生院。
复赛:5月16日—5月31日。由研究生院按照文科组、理科组、蒙语组和英语组四个组别分别组织进行,根据初赛结果并依据《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微课制作比赛评价指标体系》(附件1)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审,确定出各奖项。
五、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参赛选手奖、指导教师奖和学院奖三种奖项:
1.参赛选手奖:该奖项表彰比赛中表现优秀的选手,按评委对参赛作品总分排序确定该奖项。总计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具体名额分配情况如下:
2.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指导教师奖4名,颁发证书。表彰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选手进行微课制作辅导出色的指导教师。
3.优秀组织奖:设参赛学院优秀组织奖4个,颁发证书。表彰比赛过程中研究生作品优异、按规定积极组织初赛、按时上报各项材料以及为比赛做出贡献的学院。
六、参赛作品报送方式
要求将制作好的微课统一放入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以“学号+姓名+微课名称”的方式命名(例:2014601001张三 古诗两首),然后由学院负责收集整理参加初赛的所有微课作品并刻录光盘报至研究生院。
七、其他事宜
1.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且同意授权赛事组委会在相关宣传和推广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2.参评的微课及相关材料必须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一切法律后果自负。组委会在评审前将先对作品进行检查,如发现抄袭现象,取消参评资格,并通知参赛选手所在学院进行处理。
3.各学院要委派专人负责本次初赛,具体负责赛事的各项事务,选派指导教师对参赛选手和作品进行指导。
4.各学院需分别于5月4日前将“微课制作比赛信息表”(见附件)、5月15日前将“微课制作比赛初赛信息表”报至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行政楼537室),并将电子稿发至liuzg@imnu.edu.cn。
特此通知
附件:1.《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微课制作比赛评价指标体系》.doc
2.《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微课制作比赛信息表》.doc
3.《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微课制作比赛初赛信息表》.doc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